![](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6个世纪以前,一位名叫万户的中国男子,手执两张风筝,将自己捆绑在座椅上,椅后加装47枚土制火箭为燃料,火箭点燃升空。
这是中国人飞向太空的一次悲壮试验。万户未能抵达太空即不幸殒命。但是,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却再也没能停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从未断绝。
为纪念这位火箭飞行第一人,1970年,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议上,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正式以“Wan Hoo”命名。
直到200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从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中走出时,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想,才终于从梦想变为现实。
时隔13年,北京时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至此,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刻,亿万中国网友,通过腾讯网与中国汽车安全探索引领者吉利帝豪GL联合呈现的直播画面,见证了这一民族盛事。
航天工业,民族脊梁
航天工业,是一个民族科研实力的综合呈现。
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分,恰逢中国农历“中秋节”,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在这个月圆之夜,于万众瞩目中,奔向太空。
10月17日,载有景海鹏与陈冬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两日之后的19日,神舟十一号追赶天宫二号,二者成功进行了交会对接。“天神合体”之后,两名航天员在航天器内进行了一些列在轨试验,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
33天之后,我们又迎来了神舟十一号回家。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11月18日,通过全方位安全科技给你360°安全防护的吉利帝豪GL与腾讯网联合直播的画面,我们可以清晰看到:13时1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13时59分,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及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第一时间到达返回舱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两名航天员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又一次成功返回的背后,是民族科学技术的进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是两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话。自胜,而后自强。对于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民族而言,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而作为中国民族企业中最为与时俱进的汽车品牌,吉利,一直瞩目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与中国航天人共成长。
勇于探索,自胜者强
航天科学研究者们的不断探索,推动着中华民族奔向太空的脚步。而民族工业不断进步的同时,背后也正是像吉利汽车这样的民族企业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在推动。
早在2003年,即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胜利返回之时,以“自胜者强”为口号的民族品牌吉利汽车,便将首批吉利汽车出口海外,实现了吉利汽车出口“零的突破”。
2016年10月,当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再次飞向太空时,吉利推出了全新国民实力好车——帝豪GL,以独步全球的吉利“安全识别圈”,向一直成长奋进中的中国航天人行注目礼。
新吉利帝豪GL的“安全识别圈”,由驾驶安全感、辅助驾驶系统、信息辅助及安全警示、主动避祸安全、被动碰撞安全及事故报警救援六大体系构成,赋予了这一民族品牌迈向国际化的底气。
这是民族品牌交出的成绩单,也是吉利代表中国民族企业,在世界汽车安全防护领域做出的新探索。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果,也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2017年上半年,中国航天人还将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此外,我国还将于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作为民族科技进步的同行者,吉利也将继续瞩目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在这个呼唤“匠心”的时代,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意味着中国在制造力、科技力、研发力上的又一次突破,而我们的民族工业也正以扎实的基础、坚持自主研发的匠心不断进步着,就如吉利帝豪GL,越级配备ACC自适应性巡航及预碰撞系统,以安全守护每个人的回家路。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来坚韧不拔的信念所在。民族企业关注民族发展,民族品牌瞩目航空工业,显然,神舟十一号的返回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中国科学事业重回荣耀顶峰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