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土地岭村 496362.nync.com 欢迎您!
新中国成立70年,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丰富,70年的数据或许更能反映出农业农村面貌的翻天覆地变化。
资料图:农民庆祝丰收节。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农民生活水平实现飞跃
7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力跨越式增长。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每年人均472公斤,较1949年翻了一番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但至2018年,肉类总量增加到8625万吨,蛋类产量增至3128万吨,牛奶增加到3075万吨,肉蛋的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果、蔬菜产量也已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水果总产量较1949年增长213.1倍。
中国农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44元(人民币,下同),到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1978年至2018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速均超过12%。
与此同时,农村消费结构实现升级,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吃穿住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比例由1980年的88%降到2018年的57.4%,出行、教育、医疗、娱乐、生活服务等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大幅提高。
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当前,中国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1万家。截至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家庭农场名录的家庭农场近60万家。
资料图:青海南部高寒牧区牦牛养殖。 罗云鹏 摄
为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中国从2014年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开始,先后开展了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村已有59.2万个。
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
截至2010年,中国实现行政村100%“村村通电话”。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村村通4G、村村通光纤。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截至2018年底,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较2005年提升2.03亿,年均增速达22.7%。
农业生产信息化不断深入。近年来,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农村网络零售额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60%,约是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速的两倍。以2019年“双十一”为例,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74亿元,同比增长64%。
“数字已成为新的农业生产力。”阿里巴巴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介绍,阿里巴巴举数字经济体之力,为全社会打造“中国新农村和新农业的数字化引擎”。目前,已在全国落地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数字物流打通城乡上下双通道。
资料图:晚稻收获季,大型农业机械忙碌于田园作业,处处呈现一派繁忙丰收景象。赵春亮 摄
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
中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和兴建农田基础设施,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到2018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2.99亿亩增加到10.24亿亩,增长了2.4倍,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6.4亿亩,约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30%。
70年来,中国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数量分别较1949年增长19.1万倍和15.8万倍。目前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
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完)